校内门户

校历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> 教学信息> 教学建设> 正文
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申报工作的通知
发布时间:2021-04-19 17:11    作者:本站编辑    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 浏览次数:

各学院(部):

根据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》(教高厅函〔2021〕13号)要求,学校决定启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申报工作,现就相关工作通知如下:

一、申报类型

本次认定申报的课程分为线上课程、线下课程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,不同类型课程具体要求详见《“双万计划”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》(附件1)。

二、申报数量

各学院(部)按照“推优推强,宁缺毋滥”原则,依据建设成效,按如下原则向学校推荐课程:

每学院(部)可向学校推荐线下、线上线下混合式、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。已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学院(部)可按1门/专业增加申报门数,已有国家级线下、线上线下混合式、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的学院(部)可增加1门申报门数,上述增报门数可累计计算。学院(部)应注意推荐课程类型分布合理。

每学院(部)可向学校推荐线上一流课程1门。

每学院(部)可向学校推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1门。

三、申报原则

(一)质量为本

进一步优化一流课程结构,鼓励围绕重点领域申报满足人才培养迫切需求的课程,注重健全和完善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,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。严格遴选标准,重点考查课程的高阶性、创新性和挑战度,严把政治关、学术关、质量关,坚持优中选优、宁缺勿滥,确保认定课程经得住检验。

(二)分类推荐

线上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,应突出优质、开放、共享等特征,并配套良好的教学支持服务;线下课程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,要因地制宜、因校制宜、因课制宜,强调课程内容与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,并具有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。

(三)注重实效

注重课程设计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评价改革;关注创新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情况,以及使用新型教学方式方法取得的学习成效。

(四)广泛参与

鼓励一线教师积极参与一流课程建设,主动对接国家、区域、行业人才培养需求,积极将先进的教育理念、优质的教学资源以及创新性教学方式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。

四、申报要求

(一)师资要求

课程可由主讲教师个人申报或团队负责人牵头申报。课程确定主讲教师或课程团队成员以后,不得擅自更改或增加人员。

课程主讲教师、课程团队成员只能参与申报一门课程。

课程负责人(或主讲教师)须为学校正式聘用教师,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。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5年内讲授该课程的教师,师德师风好,教学能力强,积极投入教学改革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,必要的技术支持人员可作为团队主要成员。

(二)课程要求

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(以2018年修订版为准),独立设课,设置学分。

相同授课教师、不同选课编码的同一名称课程,若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案相同,教学效果相近,可合并申报。

一门课程只能从线上课程、线下课程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中选择一类进行申报。

(三)运行要求

2021年1月31日前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,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,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、良好的教学效果,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。此前参加过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但未通过认定的课程,须经进一步修改完善,在上次推荐之后至少经过一个完整教学周期的改革实践方可申报。在 2020 年春季学期,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授课的线下课程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,如符合教改设计理念并取得预期效果,可视为完成一个教学周期。

五、工作安排

(一)遴选推荐

即日起,各学院(部)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遴选推荐工作,推荐程序应科学、规范,确保推荐经公示无异议的高质量课程参加认定申报。

(二)材料提交

学院(部)组织课程按类别填写《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》(附件2-6)并准备附件材料,以课程为单位装订成册。

学院(部)以课程为单位填写《西南大学教师师德师风情况考察表》(附件7)和《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关于< ××>课程的学术性评价意见》(附件8),填写《西南大学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》(附件9)和《西南大学教师师德师风情况考察信息汇总表》(附件10)。于5月17日18:00前将上述材料纸质版(一式一份)提交至教务处专业与课程建设科,将电子版发送至jwcjxjsk@swu.edu.cn(邮件命名方式为“学院(部)+一流课程认定申报材料” )。

(三)专家评审

5月18日至28日,教务处组织校外专家对学院(部)推荐的课程分类进行评审,确定学校拟推荐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。

(四)材料完善

7月2日前,入选拟推荐名单的课程分类填写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》,并按专家评审意见对相关材料进行完善,按照教育部要求在“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网”完成材料填写。在此期间,线下、线上线下混合式、社会实践课程还需准备10分钟“说课”视频和教学(课堂或实践)实录视频,视频制作要求另行通知。

学校完成报送信息审核。

本环节工作具体安排另行通知。

(五)材料上报

7月10日前,学校完成在线申报、推荐提交工作。

六、工作保障

因申报材料中涉及教务运行、成绩分布、教学评价等具体内容,特指定相关科室专门人员提供咨询服务,具体分工如下:

教务运行相关内容,徐宏凯,68367290

成绩分布相关内容,刘晓龙,68250331

教学评价相关内容,刘晓燕,68367538

七、其他

其他未尽事宜,请与教务处联系。

联系人:杨丽媛 68254100(线上、线下、线上线下混合式、社会实践课程),石定芳 68252619(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)

地址:行政楼206办公室

附件1:“双万计划”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.docx

附件2: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(线上课程)(西南大学).docx

附件3: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(线下课程)(西南大学).docx

附件4: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(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)(西南大学).docx

附件5: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(社会实践课程)(西南大学).docx

附件6: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(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)(西南大学).docx

附件7:西南大学教师师德师风情况考察表.docx

附件8: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关于《××》课程的学术性评价意见.docx

附件9: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.docx

附件10:西南大学教师师德师风情况考察信息汇总表.xlsx

附件11:课程数据信息表(线上课程使用).docx

附件12:本科专业目录(2020年).xlsx

教 务 处

2021年4月19日